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dashan 2022-11-01 22:25:35 +08:00
parent 6e10b5332f
commit 78a5165346
4 changed files with 181 additions and 14 deletions

View File

View File

@ -2,7 +2,7 @@
工厂模式分为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工厂方法原理比较简单在实际的项目中也比较常用。而抽象工厂的原理稍微复杂点在实际的项目中相对也不常用本章讲解工厂模式的用法和示例。工厂方法又分为简单工厂Simple Factory和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两种其中简单工厂还叫作静态工厂方法模式Static Factory Method Pattern之所以叫静态工厂方法模式是因为其中创建对象的方法是静态的。
### 例①
### 例①
在下面这段代码中我们根据配置文件的后缀json、xml、yaml、properties选择不同的解析器JsonRuleConfigParser、XmlRuleConfigParser……将存储在文件中的配置解析成内存对象 RuleConfig。接下来我们分别用简单工厂和工厂方法来优化这段代码
@ -39,10 +39,10 @@ public class RuleConfigSource {
### 简单工厂Simple Factory
使用简单工厂对实例①代码进行重构,我们可以将代码中涉及 parser 创建的部分逻辑剥离出来,抽象成 createParser() 函数;为了让类的职责更加单一、代码更加清晰,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 createParser() 函数剥离到一个独立的类中,让这个类只负责对象的创建。而这个类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简单工厂模式类。具体的代码如下所示:
#### 方法一:
使用简单工厂对示例①代码进行重构,我们可以将代码中涉及 parser 创建的部分逻辑剥离出来,抽象成 createParser() 函数;为了让类的职责更加单一、代码更加清晰,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 createParser() 函数剥离到一个独立的类中,让这个类只负责对象的创建。而这个类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简单工厂模式类。具体的代码如下所示:
```java
public class RuleConfigSource {
@ -119,7 +119,77 @@ public class 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
对上面的代码进行重构
使用工厂方法对示例①进行重构,下面就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典型代码实现。这样当我们新增一种 parser 的时候只需要新增一个实现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接口的 Factory 类即可。所以,**工厂方法模式比起简单工厂模式更加符合开闭原则**。
```java
public interface 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Parser();
}
public class JsonRuleConfigParserFactory implements 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Parser() {
return new JsonRuleConfigParser();
}
}
public class XmlRuleConfigParserFactory implements 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Parser() {
return new XmlRuleConfigParser();
}
}
public class YamlRuleConfigParserFactory implements 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Parser() {
return new YamlRuleConfigParser();
}
}
public class PropertiesRuleConfigParserFactory implements 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Parser() {
return new PropertiesRuleConfigParser();
}
}
public class RuleConfigSource {
public RuleConfig load(String ruleConfigFilePath) {
String ruleConfigFileExtension = getFileExtension(ruleConfigFilePath);
IRuleConfigParserFactory parserFactory = null;
if ("json".equalsIgnoreCase(ruleConfigFileExtension)) {
parserFactory = new Json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else if ("xml".equalsIgnoreCase(ruleConfigFileExtension)) {
parserFactory = new Xml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else if ("yaml".equalsIgnoreCase(ruleConfigFileExtension)) {
parserFactory = new Yaml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else if ("properties".equalsIgnoreCase(ruleConfigFileExtension)) {
parserFactory = new PropertiesRuleConfigParserFactory();
} else {
throw new InvalidRuleConfigException("Rule config fil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 + ruleConfigFilePath);
}
IRuleConfigParser parser = parserFactory.createParser();
String configText = "";
//从ruleConfigFilePath文件中读取配置文本到configText中
RuleConfig ruleConfig = parser.parse(configText);
return ruleConfig;
}
private String getFileExtension(String filePath) {
//...解析文件名获取扩展名比如rule.json返回json
return "json";
}
}
```
从上面的代码实现来看,工厂类对象的创建逻辑又耦合进了 load() 函数中,跟我们最初的代码版本非常相似,引入工厂方法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让设计变得更加复杂了。
我们可以为工厂类再创建一个简单工厂,也就是工厂的工厂,用来创建工厂类对象。
```java
@ -167,15 +237,7 @@ public class RuleConfigParserFactoryMap { //工厂的工厂
}
```
###
我们前面提到,之所以将某个代码块剥离出来,独立为函数或者类,原因是这个代码块的逻辑过于复杂,剥离之后能让代码更加清晰,更加可读、可维护。但是,如果代码块本身并不复杂,就几行代码而已,我们完全没必要将它拆分成单独的函数或者类。基于这个设计思想,当对象的创建逻辑比较复杂,不只是简单的 new 一下就可以,而是要组合其他类对象,做各种初始化操作的时候,我们推荐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将复杂的创建逻辑拆分到多个工厂类中,让每个工厂类都不至于过于复杂。而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将所有的创建逻辑都放到一个工厂类中,会导致这个工厂类变得很复杂。除此之外,在某些场景下,如果对象不可复用,那工厂类每次都要返回不同的对象。如果我们使用简单工厂模式来实现,就只能选择第一种包含 if 分支逻辑的实现方式。如果我们还想避免烦人的 if-else 分支逻辑,这个时候,我们就推荐使用工厂方法模式。
> 之所以将某个代码块剥离出来,独立为函数或者类,原因是这个代码块的逻辑过于复杂,剥离之后能让代码更加清晰,更加可读、可维护。但是,如果代码块本身并不复杂,就几行代码而已,我们完全没必要将它拆分成单独的函数或者类。
### 总结
@ -184,7 +246,9 @@ public class RuleConfigParserFactoryMap { //工厂的工厂
+ 第一种情况:类似规则配置解析的例子,代码中存在 if-else 分支判断,动态地根据不同的类型创建不同的对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考虑使用工厂模式,将这一大坨 if-else 创建对象的代码抽离出来,放到工厂类中。
+ 还有一种情况,尽管我们不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创建不同的对象,但是,单个对象本身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比如前面提到的要组合其他类对象,做各种初始化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模式,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封装到工厂类中。
对于第一种情况,当每个对象的创建逻辑都比较简单的时候,我推荐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将多个对象的创建逻辑放到一个工厂类中。当每个对象的创建逻辑都比较复杂的时候,为了避免设计一个过于庞大的简单工厂类,我推荐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将创建逻辑拆分得更细,每个对象的创建逻辑独立到各自的工厂类中。同理,对于第二种情况,因为单个对象本身的创建逻辑就比较复杂,所以,我建议使用工厂方法模式。除了刚刚提到的这几种情况之外,如果创建对象的逻辑并不复杂,那我们就直接通过 new 来创建对象就可以了,不需要使用工厂模式。
对于第一种情况,当每个对象的创建逻辑都比较简单的时候,我推荐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将多个对象的创建逻辑放到一个工厂类中。
对于第二种情况,因为单个对象本身的创建逻辑就比较复杂,所以,我建议使用工厂方法模式。
**使用工厂模式最本质的参考标准:**

View File

@ -1,2 +1,68 @@
### 简述
抽象工厂模式的应用场景比较特殊,没有简单工厂和工厂方法常用。
### 示例①
继续以规则配置解析作为例子进行解释
在工厂方法规则配置解析那个例子中解析器类只会根据配置文件格式Json、Xml、Yaml……来分类。但是如果类有两种分类方式比如我们既可以按照配置文件格式来分类也可以按照解析的对象Rule 规则配置还是 System 系统配置)来分类,那就会对应下面这 8 个 parser 类。
| 文件格式\配置方式 | IRuleConfigParser | ISystemConfigParser |
| ----------------- | -------------------------- | ---------------------------- |
| Json | JsonRuleConfigParser | JsonSystemConfigParser |
| Xml | XmlRuleConfigParser | XmlSystemConfigParser |
| Yaml | YamlRuleConfigParser | YamlSystemConfigParser |
| Properties | PropertiesRuleConfigParser | PropertiesSystemConfigParser |
针对这种特殊的场景,如果还是继续用工厂方法来实现的话,我们要针对每个 parser 都编写一个工厂类,也就是要编写 8 个工厂类。如果我们未来还需要增加针对业务配置的解析器(比如 IBizConfigParser见下方表格那就要再对应地增加 4 个工厂类。而这样过多的类只会让我们的系统越来越难维护。
| 文件类型 | IRuleConfigParser | ISystemConfigParser | IBizConfigParser |
| ---------- | -------------------------- | ---------------------------- | ------------------------- |
| Json | JsonRuleConfigParser | JsonSystemConfigParser | JsonBizConfigParser |
| Xml | XmlRuleConfigParser | XmlSystemConfigParser | XmlBizConfigParser |
| Yaml | YamlRuleConfigParser | YamlSystemConfigParser | YamlBizConfigParser |
| Properties | PropertiesRuleConfigParser | PropertiesSystemConfigParser | PropertiesBizConfigParser |
###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
抽象工厂就是针对这种非常特殊的场景而诞生的。我们可以让一个工厂负责创建多个不同类型的对象IRuleConfigParser、ISystemConfigParser 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工厂类的个数。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java
public interface IConfigParserFactory {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RuleParser();
ISystemConfigParser createSystemParser();
//此处可以扩展新的parser类型比如IBizConfigParser
}
public class JsonConfigParserFactory implements IConfigParse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RuleParser() {
return new JsonRuleConfigParser();
}
@Override
public ISystemConfigParser createSystemParser() {
return new JsonSystemConfigParser();
}
}
public class XmlConfigParserFactory implements IConfigParse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RuleConfigParser createRuleParser() {
return new XmlRuleConfigParser();
}
@Override
public ISystemConfigParser createSystemParser() {
return new XmlSystemConfigParser();
}
}
// 省略YamlConfigParserFactory和PropertiesConfigParserFactory代码
```
### 总结
相比工厂方法抽象工厂可以让一个工厂生产不同类型的对象,抽象工厂更适合根据多种特征分类,不会因为多种特征去分别创建不同的抽象工厂

View File

@ -0,0 +1,37 @@
### 简述
Builder 模式,中文翻译为建造者模式或者构建者模式,也有人叫它生成器模式。
### 示例
假设有这样一道设计面试题:我们需要定义一个资源池配置类 ResourcePoolConfig。这里的资源池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线程池、连接池、对象池等。在这个资源池配置类中有以下几个成员变量也就是可配置项。现在请你编写代码实现这个 ResourcePoolConfig 类。
| 成员变量 | 解释 | 是否必填? | 默认值 |
| -------- | ---------------- | ---------- | ------ |
| name | 资源名称 | 是 | 无 |
| maxTotal | 最大总资源数量 | 否 | 8 |
| maxIdle | 最大空闲资源数量 | 否 | 8 |
| minIdle | 最小空闲资源数量 | 否 | 0 |
### 总结
工厂模式和建造者模式的区别:工厂模式是用来创建不同但是相关类型的对象(继承同一父类或者接口的一组子类),由给定的参数来决定创建哪种类型的对象。建造者模式是用来创建一种类型的复杂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可选参数,“定制化”地创建不同的对象。
如果一个类中有很多属性,为了避免构造函数的参数列表过长,影响代码的可读性和易用性,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函数配合 set() 方法来解决。但是,如果存在下面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我们就要考虑使用建造者模式了。
- **依赖关系Dependencies**
我们把类的必填属性放到构造函数中,强制创建对象的时候就设置。如果必填的属性有很多,把这些必填属性都放到构造函数中设置,那构造函数就又会出现参数列表很长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必填属性通过 set() 方法设置,那校验这些必填属性是否已经填写的逻辑就无处安放了。
- **合法校验Preconditions**
如果类的属性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或者约束条件,我们继续使用构造函数配合 set() 方法的设计思路,那这些依赖关系或约束条件的校验逻辑就无处安放了。
- **不可变Immutable**
如果我们希望创建不可变对象,也就是说,对象在创建好之后,就不能再修改内部的属性值,要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就不能在类中暴露 set() 方法。构造函数配合 set() 方法来设置属性值的方式就不适用了。
###